«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 131 »
最新消息 : 疫情升高、旺季來臨 華航大陸航點貨載本月11日起運價調漲25%
於 2021年08月06日 07:24:58 (1099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疫情升高,加上航空貨運市場逐漸進入旺季,華航通知攬貨公司自本月11日起,台灣出口至大陸各航點運價調升25%,業界估計其他航空公司將會陸續跟進,目前艙位最擁擠的重慶與成都實際漲幅會最高。

業者指出,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嚴重,部分貨載轉由大陸出貨,而大陸近一周疫情高升,市場出現搶貨狀況,兩岸航線貨量明顯增加。

目前航班多的上海與北京航線運價較低,上海每公斤在新台的30-50元之間,北京在與深圳在40-50元之間,重慶與成都就要50到60元,
11日的漲價,估計重慶與成都實際漲幅會最高。

近兩個月市場相對平靜的航空貨運市場,隨著8月下旬旺季逼近,加上Delta病毒肆虐,估計隨後各航線運價也將陸續回升。



最新消息 : 馬士基集團預期,中美貿易將推動今年貨櫃需求成長6-8%,高於預期
於 2021年08月05日 09:01:20 (1177 次閱讀)

2021年8月4日
【財訊快報/劉敏夫】

外電報導指出,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商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 A/S)表示,中國對美出口的興旺表現將推動2021年全球貨櫃需求成長6-8%,
較先前的預估成長5-7%有所提升。 馬士基集團上調需求預估之際,中美雙向貿易出現創紀錄的反彈。
在關稅戰持續以及疫情的影響下,美國企業仍持續從中國購買商品,以滿足旺盛的家庭需求。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近期發布報告指稱,中美貿易戰所引起的關稅措施僅僅令2019年的海上貿易減少了0.5%。
UNCTAD指出,大約80%的國際貿易經海路運輸。

3月份,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全球貿易2020年下滑5.3%後,2021年將成長8%。



最新消息 : 《各報要聞》東南亞航線運費 也飆天價
於 2021年08月05日 08:55:19 (1381 次閱讀)

2021年8月4日
【時報-台北電】

東南亞成新冠疫情重災區,加劇全球供應鏈惡化,隨著封城、停工令延長,越南、馬來西亞等港口擁堵不堪,部分訂單流向大陸,造成華南港口運力再度吃緊,貨櫃航運運價也應聲飆出天價;貨代業者指出,從東南亞到美東運價來到20,000~25,000美元、到美西為16,000~20,000美元。

區內的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對美國服裝、鞋類出口國,馬來西亞更是全球前七大半導體出口國之一,隨著許多生產基地從大陸遷徙至東南亞,如今隨著防疫措施加嚴,影響製造業生產效率、航運港口營運效率,就怕提高系統性風險,進一步衝擊全球供應鏈,引起全球關注。

2020年全球貨櫃吞吐量前20大港口中,馬來西亞的巴生、丹戎帕拉帕斯,及新加坡港等都上榜,目前塞港問題嚴重。進入第三季旺季,塞港加上疫情干擾,船班週轉率大減,可提供艙位隨之下降。

此前,東南亞到美東平均運價約16,000~23,000美元,到美西平均運價約14,000~16,000美元,到歐洲約14,000美元,意味這波運價漲幅約15~25%。隨著8月加徵GRI費、大陸黃金周假期到來,貨代業者說,運價已醞釀新一波漲勢。

目前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地疫情肆虐,新增病例相繼刷新紀錄。越南2日起實施為期二週移動限制措施,涵蓋胡志明市與南部其他18個城市,相當於越南1/3地區,已造成港口效率下降,船舶在頭頓以南的泊位大排長龍,許多港口只剩50%勞動力,可用卡車司機數大減,近期工廠產出也大幅下降。

越南正面臨南部港口壅塞、船舶延誤、貨櫃短缺等危機,胡志明市的凱萊港已停止接收冷藏貨物直到8月中旬,並暫停處理轉運貨物,5日起碼頭也將暫停超大、超載貨物運輸,進一步塞港效應開始向北蔓延,上周隨著疫情擴大越南政府決定暫時封鎖中部歸仁港。

貨櫃船公司HMM表示,凱萊港爆發疫情對物流鏈產生負面影響。胡志明凱萊港、蓋梅港壅堵,船舶延誤約二到五天,未來數周將面臨缺櫃危機。SEKO Logistics預估,越南主要港口設備短缺8月將持續。

貨代業者表示,越南胡志明市貨櫃開始在港口堆積,加大亞洲轉運港口的壓力,特別是新加坡港等,已壅堵逾一年,轉運港效率低一直是東南亞出口商痛點,許多貨物在轉運港滯留數周。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最新消息 : 海運熱到爆 貨櫃三雄上半年估賺2,000億
於 2021年08月05日 08:52:50 (1099 次閱讀)

編譯黃淑玲、黃淑惠/綜合報導
2021年8月4日

全球供應鏈大亂,推升海運運價高漲,全球最大貨櫃輪公司馬士基(Maersk,快桅)上修今年財報預測至195億美元(約新台幣5,444億元);法人指出,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萬海第2季財報、7月營收,都有望續創新高,三雄上半年稅前獲利數字有望突破2,000億元。

馬士基3日公布強勁的第2季財報,並且今年來二度上修全年獲利預測,並以中國大陸對美出口暢旺為由,調高全年需求成長預估。

馬士基預期,今年全年息前稅前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將增至180億美元到195億美元間,高於先前原估的130億美元到15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該公司4月時才上修今年EBITDA預測,從85億-105億美元調高到130億美元到150億美元。

至於貨櫃三雄,近期將公布半年報,法人指出,三雄上半年稅後純益合計有望來到1,700億元,至於EBITDA數字總和則不遜於馬士基,逾2,000億元;三雄第2季個別每股純益EPS均值約在15-17元間。

貨櫃三雄運力合計約占全球9.8%,約230萬TEU(20呎櫃),僅有馬士基運力不到六成,但獲利數字總和卻能挑戰馬士基,顯見三雄獲利能力遠優於馬士基;以長榮為例,該公司EBITDA獲利能力居全球第一。

馬士基表示,需求成長將使本季獲利超越上季獲利,但也警告需求與市況的波動幅度可能甚於往常。馬士基的第2季初估財報顯示,上季營收為142億美元,EBITDA為41億美元;該公司預定6日公布完整的上季財報。

這家航運巨擘預期,全球貨櫃航運市場將持續成長到年底,並且調高全年需求成長預估至6%-8%,高於前估的5%-7%。

根據馬士基,上季最大的海洋部門運量年增15%,平均運費躍漲59%。馬士基表示,「上季的強勁表現主要是受到異於平常的市場情況持續、再加上需求強力回升造成供應鏈瓶頸與設備短缺等因素所帶動」。

Jefferies分析師指出,馬士基的最新財測是反映海運費率異常之高的新現實,且供應鏈受擾與運能短缺將持續到至少今年底。彭博分析師也認為,跨太平洋貿易的火熱市況,將支撐需求成長直到明年。

馬士基股價3日在哥本哈根盤初大漲1.8%,但之後翻黑、轉為小跌0.4%。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指出,馬士基的最新財測似乎暗示獲利將在第4季趨緩,與其他同業的說法截然不同。




最新消息 : 馬士基:很難預測缺櫃及運能何時緩解
於 2021年07月27日 03:28:45 (1150 次閱讀)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1年7月26日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馬士基航運最近發布最新市場分析報告表示,儘管目前市場仍然面臨運能緊缺及準班率等挑戰,但隨著貨運市場傳統旺季到來,預計海運及空運的需求依然強勁。不過就供應而言,商品交貨時間依然較長,且目前很難預測貨櫃短缺及運能緊缺,究竟在何時能獲得緩解。

在這份報告中,馬士基航運認為,疫情不斷引發一系列供應鏈問題,例如貨櫃可用性降低、空運運能收緊、港口停泊時間延長、拖車運能及倉儲配送等方面呈現瓶頸。

針對航運市場前景,馬士基預測,由於全球供需不平衡,因此預料今年下半年航運市場前景仍然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就需求而言,報告顯示,美國及歐洲消費者較高的家庭儲蓄,有利於促進消費需求,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提高及疫情封鎖措施解除,旅遊需求會逐漸增加,將有助於推動旅遊及生活時尚方面的支出,實現供需再平衡,因此補充商品的庫存需求,至少可望持續到年底。



«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 131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