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 139 »
最新消息 : 川普為解民怨豁免237項農產品對等關稅 有利高運價冷藏櫃運輸
於 2025年11月24日 02:10:28 (12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為紓解民怨,降低美國民眾日常生活開支,美國總統川普追溯自美東時間本月13日起,將番茄、咖啡、香蕉、麵包、糕點、蛋糕、熱帶水果和果汁、餅乾及烘焙食品等237項農產品與食品,豁免對等關稅,貨櫃船公司指出,這些產品多數是以冷藏、冷凍櫃運輸,運價是乾櫃的倍數甚至數倍,有利船公司增加營收。

農業部統計,去年我國銷往美國的農產品產值約8.8億美元,主要品項包括茶葉、農耕機具、蘭花、吳郭魚、鬼頭刀、魷魚、糕餅類等食品、調製水果、樹薯粉等,其中美國市場佔台灣吳郭魚整體外銷的77%,鬼頭刀外銷的5成,魷魚外銷的1成、烘製糕餅外銷的3成,蘭花外銷的4成、茶葉外銷的3成。

船公司高階指出,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台灣都有不少水產品輸往美國,但是水產品未見列在豁免對等關稅項目內。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的產品包括咖啡、可可、紅茶、綠茶、香草豆、牛肉製品、水果、香料、堅果、穀物、根莖類、種子等等。

水果類包括巴西莓(acai)、酪梨、香蕉、椰子、番石榴、萊姆、柳橙、芒果、香蕉、鳳梨、番茄、各種辣椒。
牛肉製品包括優質切塊牛肉、帶骨與去骨切塊牛肉、醃牛肉、部分冷凍牛肉食品、鹽漬牛肉、風乾牛肉、煙燻牛肉。

穀物、堅果與根莖類則包括:大麥、巴西堅果、酸豆、續隨子(酸豆)、腰果、栗子、夏威夷果、味噌、棕櫚芯(palm heart)、松子、罌粟籽、樹薯粉、芋頭、荸薺等。

攬貨業指出,生鮮食品有季節性,美國進口商採購也有節慶考量,因此運價價差很大,一個20呎冷藏、冷凍櫃從2000到6000美元都有,比乾櫃運價高出很多,但因運送風險高於一般貨物,有些攬貨公司是不承攬生鮮貨的。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070300#ettoday



最新消息 : 馬士基籲全球加強港口建設 我貨櫃港還有近五成空間可供未來需求
於 2025年11月24日 02:07:17 (11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丹麥馬士基航運CEO柯文勝(Vincent Clerc)上周在香港的航運周論壇上,聯合多位業界高階,呼籲各國加強港口建設,以免成為全球貿易的瓶頸,對此國內海運界高階指出,目前我國港口貨櫃碼頭使用率僅在四到六成之間,加上多個貨櫃碼頭正透過改建提高運能,中短期內沒有設施不足問題。

業界指出,隨著全球貿易量的持續增長、船舶大型化的需求,以及氣候異常或罷工等問題,都會影響到港口正常作業,國際各主要港口都需要有較寬裕的空間,以因應市場變化與需求。

我國貨櫃裝卸量在今年1至10月共11,241,631箱(20呎櫃),年減2.17%,高雄港上半年在全球港口排名,自去年的全球第18降為20,台灣港務公司指出,我國與中國大陸貿易依存度高,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供應鏈移轉到東南亞,而東南亞深水港增加,兩岸貨載與轉口貨均衰退。

高雄港一年最大貨櫃裝卸估計在1400-1500萬箱之間,今年前10個月裝卸741.11萬箱,全年有可能跌到900萬箱以下,利用率約五到六成。台北港一年最大裝卸量在240-280萬箱之間,今年前10個月裝卸量為119.34萬箱,使用率低於五成;台中港年裝卸量最高可達350-400萬箱,今年前10個月裝卸126.67萬箱,利用率不及四成。

而隨著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去年年底完工啟用,該港各貨櫃中心租家調整,相關碼頭進行航道浚深與設施更新,未來裝卸能量都將獲得擴充,另因船舶大型化,船舶一次進出的裝卸量大幅提高,使得碼頭效率也跟著提高,足以應付未來可能的成長需求。

柯文勝在香港海事周上指出,全球航運業雖以較強韌性應對了近年來的地緣政治危機與貿易摩擦,但當前全球港口網路建設嚴重滯後,已引發普遍靠泊延誤,船舶等待進港時間已成為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他指出,港口仍是全球供應鏈中最脆弱的環節之一。 最近的多次中斷事件表明,一旦發生堵塞,港口貨物吞吐能力無法快速回應需求變化,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發達國家船舶平均等待時間達6.4小時,發展中國家更是高達10.9小時。

他警告,根據當前投資趨勢,這一結構性失衡將持續加劇。供需差距正在迅速擴大。全球貨櫃船隊規模預計每年增長5%-6%,而按現有投資水準,港口吞吐能力年增長率僅為2%-3%。儘管各港口地理條件與運營模式各異,但容量不足已成為全球共同挑戰。

馬士基已通過旗下碼頭運營公司APM Terminals,宣佈對印度港口基礎設施投入十億美元升級資金,地中海航運與達飛海航運也相繼公佈了類似投資計劃。但柯文勝強調,必須制定協調的全球投資戰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非洲地區的港口與配套基礎設施亟待擴建。亞洲作為全球航運網路最密集的區域,正通過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國的新建碼頭專案保持增長勢頭外,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多個港口還面臨無法適應新一代大型船舶作業的困境;美國主要港口正在不斷逼近其空間利用與作業效率的極限。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072303#ettoday



最新消息 : AI需求大浪潮效應 外銷訂單連九紅寫最強10月
於 2025年11月21日 01:08:27 (34 次閱讀)

2025/11/21 00:37:23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693.7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寫下單月第二高紀錄,年增25.1%,呈連續第九個月正成長。在AI需求強勁大浪潮下,經濟部預估,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將創新高,並且有望年增逾二成。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美國232條款一直是今年最大變數,但一直尚未實施,因此AI相關產品訂單仍持續成長,尤其是半導體晶片、伺服器等都是只有在台灣生產,因此訂單暢旺,而且這股浪潮會持續至明年。

經濟部統計,累計今年前十月訂單達5,937.4億美元,年增22.6%,創歷年同期新高。歷年來外銷訂單最高紀錄是2021年的6,741.3億美元,以目前情況來看,只要11、12月合計訂單金額達804億美元即可超越,今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已確定可刷新歷史紀錄。

今年外銷訂單金額更有望飛越7,000億美元以上,只要11月、12月平均接單569億美元,就能讓全年年增率逾二成,機率也很高。

黃偉傑表示,因AI、高效能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加速擴張,帶動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供應鏈需求暢旺,可望支持外銷接單動能穩健成長,預估11月訂單金額為667億至687億美元,年增27.6%至31.4%,連十紅在望。

針對10月接單情勢,黃偉傑分析,原預估消費性電子備貨潮在10月後會逐漸消退,但實際上10月手機訂單仍呈月增,手機備貨趨緩沒有想像中快,不過他預期,11月消費性電子備貨潮就會慢慢減緩。此外伺服器接單受到產品組合不同,致10月接單呈月減。

「這股AI浪潮太大了,」黃偉傑說,整體上會看到訂單成長率非常高,但個別項目訂單表現則會有所差異。

他舉例,10月外銷訂單成長高達25.1%,主要由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訂單支撐,但傳產接單依然受全球需求疲弱、及中國大陸低價傾銷衝擊,像基本金屬10月接單年減10%、塑橡膠製品接單年減9.8%。

又例如,機械產品接單連九月正成長,10月接單年增16%,表現亮眼,但主要是半導體業者積極擴充產能,帶動半導體設備訂單成長,加上自動化設備需求熱絡所致,但工具機接單情況依然不振。



最新消息 : AI需求大浪潮效應 外銷訂單連九紅寫最強10月
於 2025年11月21日 01:08:27 (33 次閱讀)

2025/11/21 00:37:23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693.7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寫下單月第二高紀錄,年增25.1%,呈連續第九個月正成長。在AI需求強勁大浪潮下,經濟部預估,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將創新高,並且有望年增逾二成。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美國232條款一直是今年最大變數,但一直尚未實施,因此AI相關產品訂單仍持續成長,尤其是半導體晶片、伺服器等都是只有在台灣生產,因此訂單暢旺,而且這股浪潮會持續至明年。

經濟部統計,累計今年前十月訂單達5,937.4億美元,年增22.6%,創歷年同期新高。歷年來外銷訂單最高紀錄是2021年的6,741.3億美元,以目前情況來看,只要11、12月合計訂單金額達804億美元即可超越,今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已確定可刷新歷史紀錄。

今年外銷訂單金額更有望飛越7,000億美元以上,只要11月、12月平均接單569億美元,就能讓全年年增率逾二成,機率也很高。

黃偉傑表示,因AI、高效能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加速擴張,帶動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供應鏈需求暢旺,可望支持外銷接單動能穩健成長,預估11月訂單金額為667億至687億美元,年增27.6%至31.4%,連十紅在望。

針對10月接單情勢,黃偉傑分析,原預估消費性電子備貨潮在10月後會逐漸消退,但實際上10月手機訂單仍呈月增,手機備貨趨緩沒有想像中快,不過他預期,11月消費性電子備貨潮就會慢慢減緩。此外伺服器接單受到產品組合不同,致10月接單呈月減。

「這股AI浪潮太大了,」黃偉傑說,整體上會看到訂單成長率非常高,但個別項目訂單表現則會有所差異。

他舉例,10月外銷訂單成長高達25.1%,主要由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訂單支撐,但傳產接單依然受全球需求疲弱、及中國大陸低價傾銷衝擊,像基本金屬10月接單年減10%、塑橡膠製品接單年減9.8%。

又例如,機械產品接單連九月正成長,10月接單年增16%,表現亮眼,但主要是半導體業者積極擴充產能,帶動半導體設備訂單成長,加上自動化設備需求熱絡所致,但工具機接單情況依然不振。



最新消息 : 長榮Q3財報 賺進一個股本 陽明維持船期穩定性 每股賺1.73元
於 2025年11月13日 01:09:34 (71 次閱讀)

2025/11/13 00:03:27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編譯陳律安/綜合報導

貨櫃雙雄長榮 (2603)、陽明昨(12)日均公布第3季財報。長榮單季營業毛利率26.15%,稅後純益217.4億元,季增近一倍、達98.5%,雖仍年減64.8%,而每股純益(EPS)10.04元,則優於市場預期;陽明第3季單季稅後純益約60.4億元,年減78.6%,EPS 1.73元。

長榮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60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86.9億元,年減44.7%,營業毛利率26.36%,EPS 27.74元。

陽明表示,今年前三季海運雖仍在逆境中,依舊積極透過各種策略,維持船期穩定性及確保營運效能,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48.1億元,年減71%,EPS 4.24元。

長榮方面,法人分析,該公司第3季獲利雖不如去年,但優於外界預期,表現相對亮眼,出現季增98.5%表現、單季再賺進一個資本額,足見長榮具有在逆境中持續獲利的底氣。

業內人士表示,全球航運市場面臨地緣政治動盪與貿易壁壘,驅動全球供應鏈加速結構性重組,與此同時,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亦改寫航運業營運與成本規則,大者恆大成為長榮海運勝出的重要關鍵。

長榮表示,未來在市況波動中,該公司將持續採多元市場布局策略,並針對環保法規趨嚴,加速船隊優化與汰舊換新,在產業新常態中,為股東創造長期且穩固的價值。

展望第4季,陽明海運表示,美中關稅摩擦暫緩,可降低關稅不確定因素對市場影響,對美國線農曆年前出貨量有所助益。

另外葉門叛軍胡塞組織(又譯青年運動)暗示,已停止對以色列與紅海航運的攻擊,可望終結近兩年多來的航運亂象。但專家預料,航運業者可能先行觀察局勢發展,不敢貿然重返紅海航線。



(1) 2 3 4 ... 139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