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 131 »
最新消息 : 2021全球最安全航空出爐 長榮航空居世界第6
於 2021年01月06日 08:36:36 (1311 次閱讀)

華視
2021年1月5日
台北市 / 吳念達 綜合報導

2020年薪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導致航空業幾近崩潰;國際專業航空評鑑網站「AirlineRatings.com」近日公布「2021全球最安全20間航空」,其中澳洲航空連續2年奪得第一,而台灣的長榮航空則獲得全球第6名。

2021全球最安全航空 新冠肺炎防疫列評比條件
國際專業航空評鑑網站AirlineRatings.com,從全球385家航空公司中進行評比,評比條件包括飛安、財務狀況、機隊年齡以及新冠肺炎防疫等條件,根據網站總編輯湯馬士(Geoffrey Thomas)表示,今年選出的前20名航空公司差距很小,每一間都非常傑出。

澳洲航空榮冠全球 國泰航空今年仍入榜
今年獲得全球最安全航空為澳洲航空,其次為卡達航空、紐西蘭航空、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來自台灣的長榮航空排名第6,而在2020年經歷大裁員並且結束港龍航空的營運,但國泰航空今年仍入榜,位居第9名。

2021全球最安全20大航空排行:

1.澳洲航空
2.卡達航空
3.紐西蘭航空
4.新加坡航空
5.阿聯酋航空
6.長榮航空
7.阿提哈德航空
8.阿拉斯加航空
9.國泰航空

10.英國航空
11.維珍澳洲/維珍大西洋航空
12.夏威夷航空
13.西南航空
14.達美航空
15.美國航空
16.北歐航空
17.芬蘭航空
18.德國漢莎航空
19.荷蘭航空
20.聯合航空



最新消息 : 11月製造業測驗點創逾6年新高 台經院:黎明將到來
於 2020年12月25日 08:19:13 (1375 次閱讀)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0年12月25日 週五 上午11:45 [GMT+8]·2 分鐘 (閱讀時間)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5日電)台經院今天公布11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續揚,創下2014年8月以來新高;雖然全球疫情反覆多變,帶來不確定性,台經院院長張建一直言,現在是黎明前最黑暗時刻,明年第2季後,全球景氣就會拉抬向上。

此外,近期政府打炒房態度明確,相關業者感受到壓力,台經院調查結果,不動產業者展望未來半年景氣看法,近55%比例認為將轉差。

台經院今天公布最新調查,11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03.11點,較上月增加1.91點,不只連續七個月走揚,更創下逾6年新高;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則為96.84點,較上月增加0.02點。

張建一指出,台灣製造業持續成長,今年9月之前,是靠電子業、下游資通訊產業撐起來,10月起,傳統產業如機械、金屬製品、塑橡膠也慢慢跟上。

儘管全球疫情反覆帶來不確定性,加上疫苗初期數量有限,群體免疫仍需一段時間才可達成;張建一表示,隨著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多國展開接踵工作,全世界消費信心也慢慢恢復,今年第2季各國經濟幾乎都落底,明年第2季在低基期加上疫苗施打範圍愈來愈廣之下,全球景氣應會有顯著拉抬,讓需求進一步增溫。

服務業方面,台經院指出,11月台股交投熱絡,加上全球貨櫃航運與航空貨運持續供不應求,使得證券業與運輸倉儲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企業取消尾牙,導致餐飲業對景氣看法相對保守。

至於營建業,11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轉為下滑,較上月減少2.22點、降至109.23點,終結連續兩個月上揚態勢。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說明,測驗點轉跌關鍵在於不動產業者對未來半年看法轉趨保守,因調查期間為12月,眼見政府各部會陸續針對打炒房釋出進一步動作,預料將杜絕近期投機房市的風氣,使交易結構重回以自住型買方市場為主,短期內房市勢必經過一段調整期,因此不動產業者對於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有將近55%為「轉差」。

但劉佩真指出,事實上,政府動態性隨時調整政策,同時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反而能使此波不動產多頭市場能走得更遠更久。
(編輯:潘羿菁)1091225



最新消息 : 陽明獲利暴衝 11月賺贏十年
於 2020年12月25日 08:09:01 (1300 次閱讀)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0年12月25日 週五 上午6:27 [GMT+8]•3 分鐘 (閱讀時間)

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陽明海運(2609)獲利暴衝。陽明昨(24)日公布自結11月每股純益0.92元,不僅一個月賺贏上季一整季,甚至比過去十年獲利總和還多。業界認為,隨著運價續漲,海運航商的大獲利時代真的來了。
陽明自結11月稅前盈餘34.24億元,年增11.4倍;稅後純益27.05億元,年增近7.4倍,每股純益0.92元。業界指出,陽明過去十年獲利非常有限,疫情帶動運價大漲,是「百年難得的好光景」,造就陽明獲利暴衝。
法人分析,陽明11月自結獲利數據,已超出2010年貨櫃輪擺脫金融海嘯上演反彈大行情的表現,當時貨櫃輪需求也是大爆發,兩大主力航線供不應求,但價格沒有今年漲幅來得大。
陽明的船隊規模也比當時多,2010年度陽明每股純益4.18元,但2011年起,海運狀況反轉向下,也讓陽明獲利急轉直下,「過去十年都在度小月」。
不過,陽明公布11月自結每股純益0.92元,「好到讓不少人跌破眼鏡」。現在海運市場缺櫃、缺艙位惡化,運價續揚,陽明未來營收、獲利還有想像空間。
陽明近期股價隨著缺櫃、運價飆漲同步走揚,自12月7日的12.85元附近起漲,昨天收盤漲0.6元、收21元,為2011年6月以來新高價。相較今年3月間,陽明股價在5元間徘徊,波段漲幅逾三倍。
近期英國脫歐、疫情再起效應,讓歐洲線缺櫃問題持續惡化,由於歐洲線為陽明大宗線路,隨著陽明超前部署效益發酵,股價同步攀高。為求透明,陽明昨天主動公告11月獲利自結數,用數字回答投資人。
法人分析,陽明11月營收152.65億元,年增29%,月增5.2%。由陽明的歐洲線比重比北美線略高,隨著歐洲線運價反彈,將會開始顯現在公司12月營收數字,而且明年第1季歐洲線漲價效應,將反映在營收與獲利。
專家指出,隨著陽明開始出現獲利,而且是獲利急速攀升,轉虧為盈後,各種財務指標也會愈來愈好,而且可能有跳級式的獲利。



最新消息 : 陽明獲利暴衝 11月賺贏十年
於 2020年12月25日 08:09:01 (1393 次閱讀)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0年12月25日 週五 上午6:27 [GMT+8]•3 分鐘 (閱讀時間)

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陽明海運(2609)獲利暴衝。陽明昨(24)日公布自結11月每股純益0.92元,不僅一個月賺贏上季一整季,甚至比過去十年獲利總和還多。業界認為,隨著運價續漲,海運航商的大獲利時代真的來了。
陽明自結11月稅前盈餘34.24億元,年增11.4倍;稅後純益27.05億元,年增近7.4倍,每股純益0.92元。業界指出,陽明過去十年獲利非常有限,疫情帶動運價大漲,是「百年難得的好光景」,造就陽明獲利暴衝。
法人分析,陽明11月自結獲利數據,已超出2010年貨櫃輪擺脫金融海嘯上演反彈大行情的表現,當時貨櫃輪需求也是大爆發,兩大主力航線供不應求,但價格沒有今年漲幅來得大。
陽明的船隊規模也比當時多,2010年度陽明每股純益4.18元,但2011年起,海運狀況反轉向下,也讓陽明獲利急轉直下,「過去十年都在度小月」。
不過,陽明公布11月自結每股純益0.92元,「好到讓不少人跌破眼鏡」。現在海運市場缺櫃、缺艙位惡化,運價續揚,陽明未來營收、獲利還有想像空間。
陽明近期股價隨著缺櫃、運價飆漲同步走揚,自12月7日的12.85元附近起漲,昨天收盤漲0.6元、收21元,為2011年6月以來新高價。相較今年3月間,陽明股價在5元間徘徊,波段漲幅逾三倍。
近期英國脫歐、疫情再起效應,讓歐洲線缺櫃問題持續惡化,由於歐洲線為陽明大宗線路,隨著陽明超前部署效益發酵,股價同步攀高。為求透明,陽明昨天主動公告11月獲利自結數,用數字回答投資人。
法人分析,陽明11月營收152.65億元,年增29%,月增5.2%。由陽明的歐洲線比重比北美線略高,隨著歐洲線運價反彈,將會開始顯現在公司12月營收數字,而且明年第1季歐洲線漲價效應,將反映在營收與獲利。
專家指出,隨著陽明開始出現獲利,而且是獲利急速攀升,轉虧為盈後,各種財務指標也會愈來愈好,而且可能有跳級式的獲利。



最新消息 : 《各報要聞》全球貨櫃航運市場 陷入瘋狂
於 2020年12月18日 03:11:38 (1363 次閱讀)

2020年12月18日 週五
【時報-台北電】全球貨櫃船運市場因為缺櫃缺艙嚴重,導致運價狂漲不停,攬貨業者直言,經營海運承攬業40年,第一次見到市場如此瘋狂!

一家年營業額超過150億的大型攬貨公司董事長指出,多家貨櫃船公司已預告明年元月起歐洲線每大箱(40呎櫃)運價1萬美元起跳。另一家年營額超過300億的超大型攬貨公司董座則透露,近期有家船公司派出加班船,該公司將美西線1,000美元的買艙費提高到1,200美元,想包攬數百個艙位,卻被同業以1,700美元搶走,市場已經瘋狂了!

而在大陸的航運網站,16日就報導在大陸市場已出現1萬美元全包的運價,甚至還有船公司報價超過1.3萬美元。不過國內攬貨業者認為,歐洲運送範圍很大,會出現超高運費,應該是歐洲內陸的貨載,目前台灣市場22日到歐洲港口的報價是6,500美元外加80美元的低硫油附加費。

站在船公司的立場,美西線每大箱運價是3,948美元,加一千多美元的買艙費,總運費已超過五千美元,元月1日起基本運價還要加高一千美元,歐洲線的航程是美西線的倍數,運價收1萬美元算合理。

攬貨業者則指出,經營海運承攬業40年,第一次見到市場如此瘋狂的狀態,過去是買方市場,船公司與攬貨公司都要到託運人的公司去爭取貨載,現在是賣方市場,託運人到船公司與攬貨公司拜託務必要給貨櫃、給艙位。

運價上漲,船公司營運進補。有大型攬貨公司就以陽明海運的營運規模估算,陽明歐洲線1月收的貨載,可為公司賺進1億美元,並指出像萬海航運經營的亞洲區間航線,原東南亞多個航點每箱運價不到100美元,有時候甚至只收50美元,靠收取貨櫃場作業費等賺取利潤,現在基本運費就漲到近800美元,是八到十倍的上漲,而亞洲區間航線航程短,船隻與貨櫃周轉率高,估計萬海第四季獲利在50~60億元。

但國內也有一家經營紡織與石化業的大財團,因為長期合作的外籍船公司一再調漲運價,突然通知與這家船公司終止所有合作關係,也拒絕船公司任何解釋,只是貨轉到別家,在每家都缺櫃缺艙位情況下,也不可能拿到比較優惠的運價,只是出一口怨氣,否則就只能設法安排散雜貨船運貨。

而全面在趕工製造貨櫃的大陸造櫃廠,一箱(20呎櫃)造價已從年初的1,700到1,800美元,翻漲到3,000到3,100美元,每大箱從3,000美元漲到5,200美元,漲幅有七到八成;準備淘汰的舊貨櫃,一箱從800美元漲到1,500美元,每大箱從1,800美元漲到快4,000美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 131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