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 131 »
最新消息 : 上海港年貨櫃運輸量第四次突破4千萬TEU
於 2020年12月08日 03:03:31 (1334 次閱讀)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2020年12月6日 週日 下午7:07 [GMT+8]·1 分鐘 (閱讀時間)

DHL公布二○二○全球連結程度指數報告,並承諾繼續支持台灣企業連結全球。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上海港本(十二)月二日年貨櫃運輸量正式突破四千萬TEU。

消息指出,這也是自二○一七年在上海港在全球首次突破四千萬TEU後,上海港年貨櫃運輸量連續第四次登上四千萬TEU。為暢通「雙迴圈」發揮重要作用。即使在COVID―19疫情期間,上港集團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發揮自動化優勢,實現作業運輸量逆勢成長,為上海港鞏固港口貨櫃貨物吞吐能力全球第一的地位。



最新消息 : 海運業:缺櫃情況看不到底 2020-11-30
於 2020年11月30日 03:43:25 (1401 次閱讀)

海運業:缺櫃情況看不到底 2020-11-30 經濟日報 黃淑惠/台北報導

缺櫃問題延燒,物流倉塞爆。國內規模相當大的陽明高雄物流倉貨量塞爆,
貨已進不了倉,貨攬業者甚至在高雄港碼頭邊就露天作業。業界嘆,全球大型港口均如此,
台灣並非個案,現在「搶貨櫃像搶口罩」。

全球搶出貨情況愈形嚴峻,業界憂「缺櫃情況看不到底」,以現在的缺櫃情況估,
到農曆年前都處理不完。甚至,因為搶不到櫃、出不了貨,衝擊到不少製造業、貿易商及零售業的營運。

貨櫃輪航商指出,今年會缺櫃缺成這樣,有五大關鍵因素,其中最特殊的是,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成功控制,甚至優於亞洲各國,大陸各製造廠取得大量轉單,
因訂單暴增出貨量也陡升,是造成此波貨櫃奇缺的關鍵之一。

其他四大關鍵因素,首要是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大搶民生必需品,航運需求從7月起復甦;
其次,上半年船公司減班,許多空櫃積壓在歐美等地;再者,年底歐美的感恩節、耶誕節購物旺季到來;
加上工人、拖車司機缺工,造成港口壅塞,貨櫃提領、交還速度降低,缺櫃問題更加嚴重。
由於貨櫃大缺,直接受惠的國內航商就是長榮(2603)、陽明及萬海。

其中,陽明的情況最特別,一開始反彈速度雖然不如長榮,但因陽明海運方面的轉投資,
在這波疫情中意外爆紅,其中,陽明持股47.5%、全台作業最繁忙的高雄高明貨櫃碼頭公司,
現在業績超繁忙;另外,每天接不完電話的高雄物流倉業績更是讚,已經滿到明年2月,
這個則是陽明持有96%的「好好物流」。

業界說,新冠疫情是讓缺櫃問題爆發的最終原因,疫情來的快又急,恐慌下無人曉得如何因應,
3到6月間海運基本上停擺,業者以不變應萬變。但隨著7月起,以中國大陸為首的許多國家開始解封,
各國的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報復性需求也隨之而來。

然而,在貨櫃需求暴增後,業者已加快速度把全球空櫃調回亞洲,卻又因歐美貨櫃拖車司機人力短缺,
造成另一波運輸問題。拖車人力缺,貨櫃提領及歸還速度減緩,原本只需一兩天貨櫃就能交還港口,
現在可能會延長至一周或更久,造成惡性循環,讓缺櫃的問題更加嚴重。

空櫃回不來,近期又遇到耶誕節採購旺季,貨物大舉自中國出口北美,每個月約有90萬個20呎貨櫃需求,
廠商趕在節前出貨,貨量愈堆愈多。



最新消息 : 海運業:缺櫃情況看不到底 2020-11-30
於 2020年11月30日 03:43:25 (1427 次閱讀)

海運業:缺櫃情況看不到底 2020-11-30 經濟日報 黃淑惠/台北報導

缺櫃問題延燒,物流倉塞爆。國內規模相當大的陽明高雄物流倉貨量塞爆,
貨已進不了倉,貨攬業者甚至在高雄港碼頭邊就露天作業。業界嘆,全球大型港口均如此,
台灣並非個案,現在「搶貨櫃像搶口罩」。

全球搶出貨情況愈形嚴峻,業界憂「缺櫃情況看不到底」,以現在的缺櫃情況估,
到農曆年前都處理不完。甚至,因為搶不到櫃、出不了貨,衝擊到不少製造業、貿易商及零售業的營運。

貨櫃輪航商指出,今年會缺櫃缺成這樣,有五大關鍵因素,其中最特殊的是,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成功控制,甚至優於亞洲各國,大陸各製造廠取得大量轉單,
因訂單暴增出貨量也陡升,是造成此波貨櫃奇缺的關鍵之一。

其他四大關鍵因素,首要是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大搶民生必需品,航運需求從7月起復甦;
其次,上半年船公司減班,許多空櫃積壓在歐美等地;再者,年底歐美的感恩節、耶誕節購物旺季到來;
加上工人、拖車司機缺工,造成港口壅塞,貨櫃提領、交還速度降低,缺櫃問題更加嚴重。
由於貨櫃大缺,直接受惠的國內航商就是長榮(2603)、陽明及萬海。

其中,陽明的情況最特別,一開始反彈速度雖然不如長榮,但因陽明海運方面的轉投資,
在這波疫情中意外爆紅,其中,陽明持股47.5%、全台作業最繁忙的高雄高明貨櫃碼頭公司,
現在業績超繁忙;另外,每天接不完電話的高雄物流倉業績更是讚,已經滿到明年2月,
這個則是陽明持有96%的「好好物流」。

業界說,新冠疫情是讓缺櫃問題爆發的最終原因,疫情來的快又急,恐慌下無人曉得如何因應,
3到6月間海運基本上停擺,業者以不變應萬變。但隨著7月起,以中國大陸為首的許多國家開始解封,
各國的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報復性需求也隨之而來。

然而,在貨櫃需求暴增後,業者已加快速度把全球空櫃調回亞洲,卻又因歐美貨櫃拖車司機人力短缺,
造成另一波運輸問題。拖車人力缺,貨櫃提領及歸還速度減緩,原本只需一兩天貨櫃就能交還港口,
現在可能會延長至一周或更久,造成惡性循環,讓缺櫃的問題更加嚴重。

空櫃回不來,近期又遇到耶誕節採購旺季,貨物大舉自中國出口北美,每個月約有90萬個20呎貨櫃需求,
廠商趕在節前出貨,貨量愈堆愈多。



最新消息 : 六大因素下 謝金河:貨櫃航運的大浪來了
於 2020年11月26日 03:42:06 (1298 次閱讀)

2020-11-26 10:18
經濟日報 / 記者楊伶雯/即時報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最新臉書發文以「貨櫃航運的大浪來了!」為題,分析貨櫃航運三雄第3季交出好成績的六大助攻因素,他強調,當大家把焦點全放在半導體產業的時候,貨櫃航運也正掀起一波大浪,「這一波貨櫃航運的景氣可能出乎大家意料」。

謝金河表示,鄭貞茂從國發會副主委接任陽明海運董事長,原本是苦差事,因為陽明海運過去5年有4年虧損,曾有一年大虧156億元的情況;不過,陽明海運第3季財報公布,大賺27.36億元,是陽明海運近10年來單季最佳成績,「鄭貞茂意外成了福將!」。

謝金河指出,貨櫃航運三雄第3季交出好成績,長榮海運第3季大賺81.85億元,EPS達1.7元,也是長榮罕見的大好成績單;萬海航運大賺17.96億元。

謝金河分析原因指出,今年受疫情衝擊,長榮海運首季虧損、陽明海運上半年兩季都賠錢,第3季突然大好,其中有幾個有利因素,包括歐美疫情逐漸解封後帶動的補貨潮;出口樞鈕貨櫃短缺;空運能力不足;防疫商品及個人護理配備需求強勁;船員因防疫隔離難以替補;貿易戰加上疫情,導致船公司賣船,貨櫃需求更吃緊。

他說,今年以來,東南亞缐運價大漲363%、美西缐上漲172%、美東缐漲82%、澳紐航缐上漲155%、歐洲缐漲60%;以目前的態勢來看,到了第4季更火爆,盛況可能持續到明年。

謝金河強調,貨櫃航運已經低迷近十年,這次突然掀起大浪,最近香港的東方海外股價突然從30漲到69.9港元,擁有82艘貨櫃輪的海豐國際股價從6.53漲到17.12港元;「看起來這一波貨櫃航運的景氣可能出乎大家意料」。

謝金河認為,當大家把焦點全放在半導體產業的時候,貨櫃航運也正掀起一波大浪。「鄭貞茂空降到陽明,正好坐在大浪的浪頭上!」。



最新消息 : 海運冷門線轉熱 價格看不到頂
於 2020年11月23日 02:39:45 (1298 次閱讀)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0年11月23日 週一 上午6:27 [GMT+8]·1 分鐘

全球搶櫃、排擠效應顯現。貨櫃輪各線運價活蹦亂跳,需求量最大的兩岸航線、東南亞線近日客戶都收到調漲運價通知,而且一口氣漲幅達一倍,自11月底至12月初陸續調漲,業內人士說,缺櫃讓短程、冷門航線也轉熱。

市場驚呼,原以為運價已經到頂,但在近洋線、冷門線的運價跟進調漲情況下,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以及萬海第4季獲利將會比市場預期更好。至於哪些行業大出貨,業者說,從塑化原物料到科技產品、防疫物資均有。

貨攬業者證實,近期已陸續收到各家海運業者通知要調漲價格,各家業者調漲的時間不同,台灣到上海原來價格每20呎櫃約50美元,11月底已經全面調漲到100美元。

至於市場最有指櫃性的另一條航線東南亞航線,自11月30日起平均每條線20呎櫃的運價約500美元,宣布調漲500美元,40呎櫃的也是由1,000美元再漲1,000美元。



«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 131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