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
2025年10月14日 週二 上午10:21
【時報-台北電】中國今(14)日起將對美國船舶開徵港口費,海岬型、巴拿馬型散裝船的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比例較高首當其衝,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在13日率先反應,大漲208點至2,144點、日漲10.74%,海岬船平均日租金領漲4,916美元至28,132美元、日漲21.18%,巴拿馬型船上漲384美元至16,257美元、日漲2.42%。
VLCC超大型油輪運價也漲很大,13日現貨價已漲到94,700美元。
根據VesselsValue數據,若從美國擁有、經營船舶,直接或間接持有25%以上股權、表決權或董事席位的企業擁有或營運船舶等角度來看,美國相關船隊規模可觀,涵蓋乾散貨、油輪、氣體運輸、貨櫃船舶等。按照中國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的通知,以上若是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免繳港口費。
裕民(2606)、中航(2612)等航商表示,中國在全球乾散貨需求市場的角色遠大於美國,目前全球國際(非沿岸)乾散貨貿易中,美國進出口佔8%,中國佔44%。論船型,目前海岬型船全球約2,048艘,約七成目的港是中國,巴拿馬型船全球約3,295艘,約三成目的港是中國。
隨著中國開徵港口費,將增加涉及美國船東的運營成本,可能導致短期租金上升,市場可能提前調漲運價,抵消新增費用,短期內乾散貨船舶的需求與租船價格可能出現波動,特別是巴拿馬型、海岬型船,這些船型的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比例較高,可能最先受影響。貨主為了規避高額港口費,市場上可選擇運力消減或緊張,也可能推動運價。
根據HSS分析,中國開徵港口費主要影響三類船東,一是美國擁有的船隊,約佔全球乾散貨船隊的1.4%,二是在美國上市但非美國公司(部分外國公司在美上市,且美國股權比例高),合計可能涵蓋多達4.6%的全球乾散貨載重噸(DWT),在巴拿馬型與海岬型船舶中比例可能更高約6%。
三是雖非美國公司但仍有25%美國股權的企業,也可能牽涉美國營運商(貿易商/租船商),即使他們並非船東,所有者/經營者的定義可能相當複雜。
若按船型影響分析,巴拿馬型船約6%全球船隊受到港口費影響,裕民估海岬型船約10%全球船隊受到港口費影響,超輕便、輕便型(Supramax / Handysize)船影響較小、約2%~3%。
(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邱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