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6 7 ... 134 »
最新消息 : 歐洲塞港惡化 恐擴及美國-亞洲航線推高運價
於 2025年05月26日 01:37:51 (115 次閱讀)

2025/05/25 22:30:01
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

最新報告顯示,歐洲北部主要港口等的塞港情況惡化,顯示貿易戰可能會讓海運受阻情況蔓延至亞洲和美國,並推升運價。

據海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23日發布的報告,德國布萊梅港的等候入港時間,在3月底到5月中之間跳增77%;同一時期,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德國漢堡港的等候時間分別攀升37%、49%,而荷蘭鹿特丹港、英國菲力斯杜港的等待時間也拉長。

歐洲港口壅塞的主因是勞工短缺和萊茵河水位處於低點,影響內陸駁船運輸。而美國總統川普暫時喊停對中國大陸進口品的145%關稅,使全球最大經濟體提前拉貨,也導致情況惡化。

德魯里表示,港口延誤拉長運送時間、打亂庫存規畫、迫使航商運載更多貨物。美中關稅暫停90天預定在8月14日到期,使跨太平洋的東向貿易,旺季出現提前跡象,讓航運更添壓力。

全球第五大貨櫃航運商赫伯羅德(Hapag-Lloyd)執行長詹森(Rolf Habben Jansen)上周說,近來看到歐洲港口出現改善,但要完全受到控制,還需要六到八周。

美國關稅政策反覆,進口業者難以調整訂單,使得需求異常波動。對航運業而言,這會造成延遲與成本提高,需調漲費率。

貨櫃海運龍頭地中海航運(MSC)已宣布,6月起亞洲出發的貨物將漲價,並徵收旺季附加費。關稅不確定性等因素可能推升未來幾周的海運現貨價。




最新消息 : 遠雄港首季獲利年增19%、EPS0.52元 加值園區H棟8月完工添獲利
於 2025年05月14日 02:22:30 (127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遠雄港(5607)114年第一季合併營收8.94億元,稅前淨利2.3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87億元,年增19.23%,EPS0.52元。公司高階指出,公司目前二期園區出租率已自3月中的61%提高到74%,將提前達到今年破80%的目標,另公司加值園區H棟8月將如期完工,都將增添今年獲利。

H棟是地上9層,地下3層,廠房面積2.11萬坪的建築。目前遠雄港在航空貨運倉儲的市佔率的約50%,擁有領先地位。

今年美國關稅問題挑戰很高,台幣升值也影響出口貨競爭力,遠雄港的自貿港區享關稅減免優惠,有利爭取廠商進駐,加值園區新增的H棟正積極爭取電子與AI供應鏈業者進駐,但是對於今年全年業績成幅度與二期園區能否全部完成出租,公司認為市場變數還是不小,需要時間觀察。

遠雄港去年全年營收34.65億元、年增19.15%,營業利益11.42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7.17億元,EPS1.97元;公司今年預計發放股利1.3元,其中1.1元是現金股利,0.2元是股票股利,盈餘轉增資金額為72,657,430元,股數共7,265,743股。



最新消息 : 美西線運價明日將升破3千美元、7月估破5千美元 本周上海航班滿載
於 2025年05月14日 02:21:08 (121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未來90天降為30%,讓貨櫃船公司明(15)日的運價調升計畫獲得最大支撐,多數船公司都已通知目前美西約2350美元的運價,15日起調高到2900-3100美元,美東3350美元運價則調升為4000-4100美元;但也有貨櫃船公司表示,原已通知本月15日開徵旺季價附加費(PSS)計畫延至本月底,現在時間太緊迫,不會臨時改為恢復徵收,但下周會視情況再決定是否調升基本運價(GRI)。

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指出,本周末預計自上海開出的航班都已滿載,但滿載並非中美達成關稅協議出現搶運潮,而是因為船公司刪減高比例航班所致,上海以外港口開出的船隻並未滿載。估計大陸有些工廠囤積的貨,下周開始會開始出貨輸美,因此6月初運價勢必再漲一波。

大型攬貨公司高階則指出,30%的關稅還是太高,加上美元貶值,估計不會有爆倉現象。國際貨運預訂平台Freightos的研究主管猶大‧萊文(Judah Levine)也表示,他預計價格將會上升,但不會暴漲。

萊文分析,業務量的反彈可能標誌著旺季的提前開始,這將使費率保持在較高水準--但可能不會看到去年7月每大箱8000美元以上的高點,因為今年市場競爭更激烈、船噸供應充足的運營商格局,已經使今年費率水平低於去年。萊文的看法,與台灣攬貨業昨日表達的意見相同。

挪威海運市場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由於跨太平洋貿易的平均運輸時間為22天,託運人可能會最大化利用這一機會,在90天的時間內運輸盡可能多運些貨,從而給運費帶來上行壓力。

攬貨業高階認為,30%的高關稅與幣值問題,會讓美國進口商僅先採購部分急需的貨品,透過與出口商,消費者共同承擔增加的成本方式,先測試美國消費者的接受度,再決定後續的採購量,這也是估計貨載不會爆量的主因。

另美國線今年5月1日開始的新年度長約,在多數延後近半個月簽屬之後,目前都已趕在15日前簽署完畢,台驊物流董事長顏益財透露,美西線平均約簽在每大箱1950美元,美東約2950美元,簽約等級約分四級,根據貨量不同,每級價差在50-100美元之間。去年超大型直客長約價在1200-1500美元之間,大型與中型客戶在1500-1700美元之間。

昨日中美貿易協商結果出爐,最後敲定的稅率遠低於川普說的80%與談判前夕傳出的50%,讓大陸企業能出的貨增加許多,有出口商昨日臨時要求與船公司拉高簽約量,以確保可以取得的艙位數。



最新消息 : 快訊/貨櫃船公司美國線推5/1漲價 因貨量減又遇中國五一長假難實現
於 2025年04月28日 07:21:19 (176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指出,貨櫃船公司因目前美國線運價已在成本價上下,加上本月底美國線長約即將到期,因此逆勢推出5月1日漲價辦法,美西線要從每大箱(40呎櫃)1700-1800美元提高到2500美元,但因遇到中國五一長假,加上美國線整體貨量少了約五成,估計很難實現,即使硬漲上去也是曇花一現。

對於美國線漲價,兩家中大型攬貨公司表示到今日為止並未接到船公司通知,經詢問主要合作船公司,也表示目前沒有漲價計畫;業界估計,有可能是超大攬貨公司拿到的運價偏低,因此被要求漲價。

由於船公司在美國線抽減不少航班,攬貨業估計或許5月中運價有機會往上拉,歐洲線因為有美國線撤往歐洲線的航班,即使港口有壅擠問題,已經確定5月1日漲價辦法延5月15日實施。

至於4月底到期的美國線長約,兩家超大型攬貨公司都表示大家都還在觀望,絕大多數長約本月底前簽不下來。目前中國大陸輸美貨量少了約六成,東南亞增加約一成,整體貨量少了約五成。



最新消息 : 航空貨運運價大起落 大陸運美西每公斤不到20人民幣拖累台灣市場
於 2025年04月14日 02:30:19 (234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航空貨運運價在本月內出現最大幅的波動,本月7日與8日對等關稅實施前,運價近倍數翻漲,美西線每公斤運價從新台幣220元漲到400元(油料附加費34元外),9日上午對等關稅實施,當天下午宣布暫緩90天,但因中國不在暫緩之列,台灣市場受到牽連,上周五(11日)運價跌到200元,大陸市場則從38元人民幣跌到不及2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0元)。

攬貨業分析,根據桃園機場統計,去年全年台灣市場近五成是轉口貨,轉口貨當中有15.42%是大陸轉口貨,大陸運價下跌受影響最大的是香港市場,其次就是香港市場了。

5月2日起美國將取消來自中國和香港小額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豁免關稅,屆時航空貨運市場貨量將再縮減,估計大陸市場運價有可能跌到個位數,進一步牽動香港與台灣航空貨運市場運價。

業者指出,亞洲區的航空貨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像越南雖然沒有直飛美國的航班,各國航空公司都在當地搶運輸美國貨載,一點也不缺艙位。

台灣市場雖然本國航空公司貨運很強,但是外籍航空司也很積極在台攬貨,除了美籍航空公司,日本,韓國、香港航空公司都有爭取台灣轉口貨,像土耳其航空就攬到不少台灣運美東貨載,經由伊斯坦堡轉運,運價可以較台籍航空公司每公斤便宜新台幣30-40元左右。第三季客運航班多,也將增加機腹載貨空間,讓市場競爭壓力加大。

攬貨業對於兩大國籍航空公司這次在對等關稅實施前收取空艙費頗有怨言,因為原本沒有這項費用,突然收取攬貨公司轉嫁不出去。航空公司這次訂出的空艙費是航班起飛前5個工作日內取消的貨物,收取運費10%作為空艙費;航班起飛前4個工作日內取消的貨物,收取運費之20%作為空艙費;航班起飛前3個工作日內取消的貨物,收取運費30%作為空艙費;航班起飛前2個工作日內取消的貨物,收取運費的50%作為空艙費;航班起飛前1個工作日內取消之貨物,收取運費的全額作為空艙費。




« 1 2 3 (4) 5 6 7 ... 134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