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 136 »
最新消息 : 急漲航空貨運價救公司!華航一口氣上調5成 長榮飛美每公斤365~500元
於 2020年05月11日 03:27:20 (1669 次閱讀)

工商時報張佩芬
2020年5月11日 上午8:52

航空公司今年估計會大虧,但航空貨運業務卻一枝獨秀,華航與長榮航上周分別通知客戶,將於本月11、12日分別調漲運價,上周五(8日)調幅底定,華航一口氣上漲45%到50%,長榮航則訂出紐約每公斤台幣500元、洛杉磯365元的運價,不論漲幅或運價,雙創歷史新高,攬貨業估計高運價會維持到今年底。

在上周初,包括中菲行與捷迅等承攬業者,都估計這次調漲大約每公斤會提高台幣50元左右,結果實際漲超過台幣100元,讓攬貨業驚呼連連,指出兩大航空公司大概是第一季財報虧太多,鐵了心要盡量從航空貨運多賺些錢來彌補損失。

攬貨業指出,記憶中美國線最高運價是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當時每公斤曾出現約台幣320元的運價,而這次市場運價從去年美國線淡季每公斤約台幣80元,旺季約台幣100元的價格一路往上加,另原美東運價僅比美西多約台幣10元,現在因飛美東的班機太少,價差已經拉高到台幣135元。

華航這次是排本月11日開始漲價,洛杉磯每公斤從台幣235元漲到340元、芝加哥從265元漲到385元、紐約從325元漲到475元,漲幅在45%到46%之間。

長榮航本月12日起,洛杉磯從每公斤台幣245元漲到365元、芝加哥從275元漲到410元、紐約從335元漲到500元,漲幅在33%到49%之間。以上運價每公斤都要外加17元燃油附加費,但因油價大跌,本月16日起燃油附加費將歸零。

雖然漲幅驚人,但承攬業者指出,台灣市場運價還是低於大陸,目前上海到紐約每公斤要20美元(約台幣600元),到芝加哥要18美元(約台幣540元),到洛杉磯約17美元(約台幣510元),4月間有一班上海到芝加哥的747全貨機(最高可載貨100噸),包機運價高達180萬美元,與過去最高紀錄約120萬美元,高出五成。

台灣空運與捷迅一致認為,航空貨運市場的運價在今年底以前都會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下半年即使疫情獲得控制,但是航空客運市場會恢復的很慢,估計各航線復飛初期會以商務客為主,一般民眾信心不足,旅遊意願不高,而且疫情讓很多民眾變窮,旅遊市場復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長程航線。

另各國航空公司經過這次超長的減班停飛,元氣大傷,都已開始裁員與刪減未來航線,獲利較差或虧損的航線會被砍掉,因此客機能供給的貨運運力依然不足,且疫後市場有補貨需求,運價會一直高到第四季。



最新消息 : 外籍航空遭中國施壓矮化台灣 外交部:22家正名成功
於 2020年05月11日 03:23:49 (1693 次閱讀)

民視新聞網
2020年5月10日 下午1:08

中國在2018年曾要求有經營中國航線的外籍航空公司,把訂票網頁上的台灣改為「中國台灣」或「中國台灣地區」,許多業者遭施壓改名,但外交部近日在回覆給民進黨立委邱志偉的書面質詢時證實,截至4月6日止,我駐外館處力洽正名成功者,已經有22家改回台灣。

打開法國航空訂票網站,選擇國家或地區,上頭卻寫著「中國台灣」,但是最近有些航空公司已經悄悄把台灣的名字改回來了。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表示,「已經有22個航空公司有因為外交部的努力,已經有調整回來。我是希望外交部能夠更加努力,對台灣稱謂不公平的航空公司,能夠再透過外館的努力,能夠跟這些航空公司再交涉。」

外交部給立委邱志偉的質詢公文證實,4月6日前,駐外館處力洽正名成功者計有22家,但仍有39家外國航空公司因為中國施壓,尚未改變對我國之不當稱謂。不過就怕中國再施壓,外交部不願透露正名成功航空公司的名稱。

回顧2018年,中國發函全球有經營中國航線的航空公司,要求必須更改「台灣航點」名稱,許多航空公司都屈服中國壓力。

不過也有許多業者採創意彈性做法,像美國聯合航空就改為以「貨幣」標示,台灣新台幣、中國人民幣,但不只外國航空反彈中國打壓,最近武漢肺炎疫情重重拖垮了國際航空業,反之台灣防疫成功有目共睹,也讓世界看見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就認為這次防疫台灣變成模範,也讓台灣更能在國際正名。

林佳龍指出,「整個武漢肺炎的疫情,全世界也看到台灣跟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制度,跟防疫的一個可以說是對照組,更沒有理由用中國來代表台灣。」

邱志偉也認為,「我希望利用台灣防疫的成功,讓世界知道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希望說各國能夠作為台灣的後盾,為台灣來發聲。」

邱志偉也提到不只航線要正名,華航也應帶頭正名,才能說服國際社會,不過這次台灣防疫的超前部屬,也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



最新消息 : 不敵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第二老航空公司聲請破產保護
於 2020年05月11日 03:20:30 (1709 次閱讀)

Yahoo奇摩(國際通)2020年5月11日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拉丁美洲第2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控股公司(Avianca Holdings)10日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此前,該公司錯過1次債券償還期限,向哥倫比亞政府提出的疫情救助請求至今也沒有成功。據路透報導,自3月下旬以來,哥倫比亞航空一直沒有定期安排客運航班,2萬名員工中的大多數都已放無薪假,而2019年的債務高達73億美元。

哥倫比亞航空成立於1919年12月5日,是哥倫比亞第一大航空公司及南美洲第二大航空公司,也是至今為止歷史第二悠久且仍在營運的航空公司,僅次於1919年10月7日創立的荷蘭皇家航空(KLM Royal Dutch Airlines)。哥倫比亞航空總部設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在秘魯、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等國均設有分公司,以波哥大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作為中心樞紐,航線覆蓋拉美、歐洲及北美的100多個城市。



最新消息 : 油價殺紅眼 航空燃油附加費歸零
於 2020年05月07日 07:43:06 (1624 次閱讀)

中國時報
陳祐誠、黃琮淵/台北報導
2020年5月7日 上午4:10


2004年國際油價高漲造成航空公司成本大幅增加,交通部民航局同意航空公司向旅客收燃油附加費,數字每月隨著國際油價波動,隨著近期油價崩跌,民航局最新核定燃油附加費出現16年來首見的0元,長榮、華航皆已向旅客公告5月10日起實施。

民航局說明,由於2004年油價高漲,航空公司燃油成本大增,為適度反映部分成本以達永續經營,全球絕大部分航空公司針對國際航線,以收取燃油附加費方式因應。目前國籍航空公司國際航線客運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是依據中油公司國際航空燃油公告牌價變化而隨之調整,以10美元為級距,長程線附加費每人每航段級距為6.5美元,短程線是2.5美元,並由民航局檢視,報交通部備查。

日前國際油價殺紅眼,甚至出現負值求他人接手,長榮與華航在4月時,還向旅客收取短程線5美元、長程線13美元的燃油附加費;前天2家航空公司則已公告,5月10日起短、長程的燃油附加費降為0元。

航空業者指出,雖然現在油價低,但飛的班次也相對少,載不到旅客未必有賺頭;此外,燃油附加費變成0元,但旅客現在不願意出國,有些航線班次也沒恢復,費用歸零也算不上甜頭,絕大多數旅客根本無感。

由於歐美疫情持續延燒,雖沒人搭機,貨還是得送,造成貨機爆艙盛況,華航、長榮更把客機當成貨機用,市場上航空艙位爆滿主要以運送口罩、防護衣與呼吸器醫療物品為主,且各國因疫情狀況多在居家上班辦公,伺服器及筆記型電腦需求大增。



最新消息 : 全球貨櫃船最新總運力 出爐
於 2020年05月04日 09:51:28 (1753 次閱讀)

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2020年5月3日 下午8:16

Al-phaliner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二○二○年四月三十日,全球貨櫃船總運力為二千三百七十萬餘TEU,較前一個月增加二萬一千九百餘TEU;營運中的貨櫃船總數為六千一百四十四艘,較前一個月增加四艘。整體來看,前二十大定期貨櫃航運公司運力較上個月縮減,惟現代商船(HMM)運力增加六萬三千八百餘TEU,達飛集團增加一萬七千九百五十TEU,海洋網聯船務(ONE)則增加一萬零三百二十TEU。

Alphaliner公布全球貨櫃船運力排行,前二十大定期貨櫃航運公司中,地中海航運運力減少規模較大,共計減少八萬二千餘TEU,減少船舶十七艘,其中十六艘為租賃船舶;赫伯羅特減少七萬餘TEU運力,減少了十四艘租賃船舶;馬士基減少五萬八千餘TEU,減少九艘租賃船舶。相較之下,中遠海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太平船務運力降幅相對較小,分別減少一萬一千餘TEU、一萬七千餘TEU、一萬三千餘TEU、二萬三千餘TEU。

此次排行顯示,德翔海運以九萬二千四百七十八TEU總運力,晉身全球前二十大定期貨櫃航運公司。上個月排名第十九的U-nifeeder,運力減少五千餘TEU,掉出前二十大名單中。



«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 136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