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118 »
最新消息 : 日本3大海運整合 將成全球第6大海運商
於 2017年07月12日 09:24:12 (1937 次閱讀)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日本三大海運巨頭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宣布整合,將共同成立「Ocean Network Express」,新公司將成為全球市場第6大的公司。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3家大型海運企業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7月10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宣布合併貨櫃船業務後成立的新公司「Ocean Network Express」(ONE),新公司將位居全球市場第6大,運輸能力約佔全球市場7%。

新公司於7月7日成立,預定2018年4月開始營業,總部設在新加坡,負責營業和航運管理。10日的記者會同時也宣布人事案,首席執行官(CEO)由日本郵船經營委員、英國籍的傑里米·尼克森(Jeremy Nixon)擔任。不過尼克森在記者會上表示,就ONE的規模,從中長期來看,並不認為規模足夠大,有意促進業界進一步重組。

報導也指出,海運整合大戰已經展開,目前龍頭的丹麥的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也決定收購德國大型海運企業,如果實現的話,將擁有全球20%的市占率;此外全球第4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也宣佈以492億港幣收購市場排名第7的東方海外(OOCL),預計收購後,中遠海運的市場排名將升至第3。



最新消息 : 卡達航空宣布 飛美班機筆電禁令取消
於 2017年07月07日 02:18:15 (1903 次閱讀)

(中央社杜拜2017年7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

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今天表示,赴美旅客現在可以攜帶筆電與其他大型電子用品上機,結束卡達航空為期3個月的機上裝置禁令。

路透社報導,卡達航空加入阿聯酋航空(Emirates)、土耳其航空與阿提哈德航空(Etihad)等本週宣布解除飛美班機相關禁令的公司行列。

3月時,由於擔憂炸彈可能藏在帶上機的電子裝置內,美國針對原始起飛地點來自8個國家中10個機場的直飛班機,頒布這項禁令。

卡達航空今天早先聲明,在卡達與其根據地機場哈馬(Hamad)國際機場達到所有美國安全需求後,禁令已經解除。

美國運輸安全局(TSA)發言人昨天告訴路透社,美國運輸官員已依照時程拜訪卡達、阿聯酋與土耳其等航空公司,
確認最新措施正確落實。(譯者:中央社許湘欣)



最新消息 : 慘!高田股票下市 投資人及日本車廠恐血本無歸
於 2017年06月28日 02:33:31 (2029 次閱讀)

王秋燕
上報2017年6月27日 下午3:39

日本汽車安全氣囊廠商高田(Takata)26日聲請破產,7月27日股票正式從東京證交所下市,誰最痛苦?擁有高田股票的股東、公司債投資人,以及日本車廠大客戶可能面臨所有投資成本,以及龐大召修成本沒得賠的慘況。

高田選在聲請破產的隔日召開股東會,股東真的情何以堪,只能淚往肚裡吞。根據共同網報導,股東高聲批判管理高層外,還是以贊成多數表決通過由包括董事長兼社長高田重久在內的6人連任董事的議案。

高田股價歸零 80億公司債恐違約

高田股票27日恢復交易,下跌31.25%,收在110日圓,今年來累積跌幅達到87%。高田目前已陷入資不抵債窘境,股票價值很可能將歸零。

截至3月底,高田共有個人和汽車廠商等約2萬5000名股東,他們將被迫為此負擔。因高田重久等親屬持有約60%股票。荷包淌血的還有高田公司債投資人。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高田26日聲請破產保護,等於宣告無力償還在日本發行規模300億日圓(新台幣81.76億元)的公司債,違約在即,高田公司債投資人可能一毛都拿不回來。上次日本企業公司債大規模違約事件發生在2012年2月,主角是記憶體大廠爾必達(Elpida)。


高田公司員工拿著會場的指示牌。(湯森路透)

豐田獲利不被影響 本田財報影響待觀察

高田最大客戶豐田(Toyota)、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等日本車廠心裡最苦,他們很清楚知道,未來可能無法從高田手上拿到超過新台幣3300億元的賠償金。

高田的瑕疵汽車安全氣囊產品召修行動,讓豐田先行負擔5700億日圓(約新台幣1548億元)的相關成本。豐田認為,這筆金額應當由高田支付,但現在看起來支付期限遙遙無期,或者根本無力償還。

高田可能欠下的5700億日圓支付金,對高田而言是龐大的金額,但是對豐田的獲利影響很小,據了解,豐田已經提列相關虧損金額。

本田是高田瑕疵汽車安全氣囊產品召修行動中受傷最大的汽車業者,召修車輛數達到5000萬輛。高田欠本田的召修成本約5560日圓(約新台幣1510億元),本田規模不如豐田大,所以虧損金額可能對本田財報將有影響。本田已經提列相關虧損金額。


日產三菱稱對財報沒有影響

高田欠日產的召修賠償金約900億日圓(約新台幣244億元),也已經提列相關虧損金額。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與速霸陸(Subaru)也是高田的客戶,與豐田、本田與日產相比其經營規模較小,他們也有最壞的打算,高田將無力償還召修行動的賠償金。

三菱汽車表示,高田導致的成本對財報影響不大。速霸陸則表示,目前尚在計算因高田召修行動產生的相關成本,以及對財報的影響程度。



最新消息 : 「安全氣囊之王」日商高田3敗因 瀕臨破產
於 2017年06月19日 06:02:17 (1872 次閱讀)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聯合新聞網2017年6月19日 上午1:03

日本高田(Takata)預料本月將聲請破產,將留下逾1兆日圓負債,成為日本二戰後最大的製造業破產案。日經新聞報導,這家大廠從「安全氣囊之王」步上衰敗之途,原因在於創辦家族輕忽正在萌芽的危機、管理階層過於自滿,以及汽車製造商的縱容等三因素。

高田最早是一家紡織公司,1960年代開始為汽車廠商生產座椅安全帶,1987年才在日本設立安全氣囊製造廠。隨著安全氣囊成為全球汽車的標準配備,高田業務也蒸蒸日上。

這場危機的根源可回溯至2000年左右,當時高田開始使用一種高爆炸性的推進劑,讓安全氣囊膨脹。這種物質長時間暴露在溼熱環境下就會降解,導致爆炸,而彈飛的金屬片會擊中乘客,這個問題2005年獲證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去年10月證實這種瑕疵已造成一名婦女死亡,為美國第11起因安全氣囊爆裂致死案。

許多人認為,若高田一開始就認真以對,並下令展開適當檢查,就能可以避免這場長達一年的悲劇。高田起初否認產品有功能瑕疵,堅持是製程中的人為疏失問題。

高田錯過召回產品的最佳時機,也讓公司背上企圖掩飾問題的嫌疑。在外界龐大壓力下,高田才成立一個由律師與外部專家組成的小組,進行全面檢查,報告在去年2月出爐,距離美國第一起相關死亡事件已有七年時間。

公司遲未改革的原因,除了創辦人家族不願配合,另一原因是日本經連會創造的縱容環境。經連會的成員不僅相互包容,有時還鼓勵共謀。若高田垮台,汽車製造商將首當其衝,使業者沒有立場對供應商採取強硬態度。



最新消息 : 日經評選…亞企300強 大立光奪第一
於 2017年06月16日 02:21:48 (1925 次閱讀)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聯合新聞網2017年6月16日 上午3:32

日經新聞15日公布2016年亞洲300強企業,台灣共有九家企業擠進前百名,大立光更是一吐去年未進前三的怨氣,勇奪榜首,台積電和儒鴻也挺進前十名,台達電首次擠進前百,南亞則是初次入榜就入選百大。

日經新聞指出,以供應蘋果智慧手機相機鏡頭聞名的大立光,從上回排名的第四一口氣躍升至第一。大立光去年毛利率高達67%,元大投顧分析師蒲得宇表示,大立光今年可望繼續支配高檔手機的相機鏡頭供應市場,因為目前市場上已沒有競爭對手可匹敵該公司的技術和產能。

蒲得宇指出,大立光供應蘋果iPhone約90%的鏡頭,對華為、Oppo、Vivo等中國廠商的供應也占有95%左右市占率。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分析師高鴻翔也說,大立光應可繼續擔任市場領袖,因該公司為避免技術外流所做的保密措施非常有名,所有在大立光工作的工程師都僅了解整體製程的極少部分,這也是為何就算對手挖角大立光人才,也很難快速破解整個製程。

除了榜首的大立光,還有其他八家企業也擠進前100名,包括台積電(第5)、儒鴻(第7)、可成(13)、研華(36)、豐泰(46)、聯發科(59)、南亞(92)以及台達電(100)。日經新聞是從日本以外的台灣、中國、香港、南韓、印度、東南亞的亞洲上市企業中,選出327家企業組成亞洲300強(Asia300),今年日經公布的榜單僅到前100名。

這項排名是依據這些亞洲企業在成長(過去五年的營收、淨利增幅)、獲利率(淨利與銷售比)、效率(ROE)和穩定度(股東權益比)方面的五項指標給分,依得分高低排名。若企業在這些指標上缺乏數據或數值為負,就不會被列入排名。



«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118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